大象版三年级下册双向细目表

单元 章节 序号 知识点 页码 检测目标 题型 典型题目
识记 理解 掌握 运用 填空 选择 判断 探究
准备单元 比较液体的轻重 准备单元 比较液体的轻重 1 实验记录将会作为有效的证据,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 2
2 分层饮料就是根据不同的液体轻重不同而调制的。 2
3 相同体积的水和油相比,水比油重。 2
第一单元 小小建筑师 1 房子的变迁 4 当天然洞穴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时,人们开始用树枝、石块等搭建棚穴,实现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的目的,房屋建筑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4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使用的工具更先进,材料也发生了变化…… 5
6 原始的房屋材料:草木土石;工具:锄、斧、锛 5
7 古代的房屋材料:砖、瓦、木头;工具:锯子、斧子、墨斗、刨子、锤子 5
8 现代的房屋材料:钢筋 水泥 混凝土...... 工具:吊车 挖掘机...... 5
9 现代的房屋有了巨大变革,无论是结构、功能还是外观,都远远超过了古代房屋。 5
2 从设计开始 10 建筑师开始工作之前,必须调查清楚工程的用途和要求。 6
11 绘图是建筑师表达设计思路最常用的方法。 7
3 材料选择 12 测试不同材料的性能可使用的方法有:(1)划痕法——判断硬度;(2)滴水法——防渗水性能;(3)观察法——透明度。 9
4 建造进行时 13 铝箔挤塑板是一种人造材料,轻便保温,便于加工。 10
14 梳理施工任务,制订一份合理的施工计划,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10
5 舒适的“家” 15 用万能胶把预制好的材料组装起来,必要时用螺钉加固。 13
16 给小狗做的房子 是否符合要求:大小、防水、保暖、透光、坚固等方面检测。 13
17 小狗的房子做成尖顶 ,是为了防水 。 13
18 将重要的改进措施标到图纸上,以便参考。 13
第二单元 电与我们的生活 1 生活离不开电 19 停电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停电后我们会无法收看电视、没有电灯照明、无法乘坐电梯、电饭煲中的饭也无法做..... 15
20 没有电,整个社会简直就要瘫痪了。 15
21 电冰箱、电视机等电器用的电是发电厂提供的交流电;手机、手电筒等用的是电池提供的直流电。 16
22 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使灯泡发光、给食物加热、推动机器运转、使音箱发出声音。太阳发出的光和热、物体发出的声音等也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16
23 电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 16
2 点亮小灯泡 24 小灯泡的结构包括:灯丝、玻璃泡、金属架、金属壳、绝缘材料、金属触点。 17
25 如果把电源的两极直接用导线连在一起,就会造成短路。短路会产生巨大的电流,会烧毁电源或导线。甚至引起火灾。所以我们连接线路时要避免短路。 18
26 电流通过小灯泡时,小灯泡就发光了。由电源、导线、灯泡组成的闭合回路就叫电路。 18
3 控制电路 27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可以通过开关随时控制电灯的亮和灭。 19
28 根据自己的设计连接电路时,要先让开关处在断开状态。 20
29 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 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路的一种常用方法。 20
4 导体与绝缘体 30 绝缘体的绝缘性并不是绝对的。在特殊情况下,绝缘体也会导电。比如干燥的木棒不导电,潮湿的木棒就能导电。 22
31 像铜丝、铁钉等易于导电的物体被称作 导体,像塑料、橡胶 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被称作绝缘体。绝缘体的绝缘性并不是绝对的。在特殊情况下,绝缘体也会导电。比如干燥的木棒不导电,潮湿的木棒就能导电。 22
5 安全用电 32 当心触电标志 23
33 安全用电:(1)不攀爬电线杆,远离高压设备,不在高压线下放风筝或钓鱼。(2)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不用湿手操作电器。(3)不用电线破损的电器。(4)不直接去拉触电者。(5)不拉拽软线拔插头等。 24
第三单元 植物的一生 1 植物资源知多少 34 人们把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称作经济作物,比如棉花、油菜、蓖麻等。把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称为观赏植物,如牡丹、玫瑰等;把那些稀少而又珍贵的植物叫珍稀植物,如水杉、银杏等。 27
35 我们用围通常生长着许多有价值的植物。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7
2 播下希望的种子 36 许多植物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成的。 28
37 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28
38 植物不一定要在土壤里才能发芽、生长。利用营养液也可以种植植物---水培植物。 29
39 种子能萌发成幼苗,根能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种子和根是植物的重要器官。 29
3 茁壮成长 40 黄瓜是蔓生植物,长到一定高度就需要支架。搭支架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木棍或竹竿、细铁丝或细绳等。 30
41 植物的茎内有许多“导管”,它们能够把根吸收的水分和营养输送到植物的叶等器官里。 31
4 开放的花朵 42 像油菜花这样,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叫作完全花;像黄瓜花这样,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作不完全花。 33
43 花是一些植物的重要生殖器官,担负着繁殖后代的重任。花的雄蕊会产生花粉,这些花粉传到雌蕊上,雌蕊底部的胚珠受精长成能够发育出新生命的种子。 33
44 风和昆虫是很多植物传播花粉的“媒介”。 33
5 硕果累累 45 种子只有传播到更广阔的空间里,才能长出更多的新植株。 34
46 动物、流水和风等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34
47 黄瓜的一生经历了从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35
6 植物种植展示会 48 植物通常会经历经历了从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36
49 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但有的植物则可以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 37
50 长寿花茎经历了生根、长新叶、开花的过程。 37
51 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37
第四单元 土壤,生命的家园 1 生机勃勃的土壤 52 可以找一块土地,用木棍或者小铲子挖开土壤,看看土壤里有什么。 39
53 不要直接触摸不认识的物体。也不要伤害王壤中的动植物。 39
54 用小棍子、小铲子等尖锐、锋利的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39
55 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都属于生物。绝大多数生物都能生长、会繁殖,都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 40
56 石子、沙子、瓶盖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 40
57 土壤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和非生物。 40
58 地球上的陆地表面大部分都覆盖着土壤。土壤孕育了生机勃勃的植物,植物又供养了种类繁多的动物。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40
2 土壤的成分 59 土壤中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物质,主要是由土壤里动植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作腐殖质。土壤含腐殖质越多就越肥沃。 42
60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土壤中含有绝大多数的化学元素,基本上可以满足植物对矿物质的需求。 42
61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土壤是由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土壤中不仅有石块、砾石、沙粒、粉粒、黏粒,还有水、空气、腐殖质等多种物质。 42
3 不一样的土壤 62 人们根据土壤中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黏粒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沙质土; 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43
63 土壤里腐殖质含量的不同和矿物质组成的不同,就造就了五颜六色的土壤。如:我国东北的黑土,中南地区的红土、黄土,四川地区的紫色土。 44
4 土壤与植物 64 不同土壤对同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不同的。 46
65 不同植物对土壤中的空气、水、矿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 46
66 土壤类型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不同的土壤适宜种植不同的植物。 46
5 保护土壤 67 土壤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土壤! 47
68 土壤被污染后,其中的有害污染物将随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流向食用这些植物的动物和人类,危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47
69 人类活动对土壤造成的影响:乱砍滥伐会造成水土流失; 过度放牧会使土地沙化;向土壤里排放有害物质会造成土壤污染。 48
70 为了保护土壤我们要多植树种草、施用有机肥、轮换种植、 退牧还草等。 48
第五单元 不一样的物体 1 不一样的物体 71 小木块、小石子、粉笔等都是固体,水、牛奶、饮料等都是液体。 50
72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它们能流动。 51
2 固体 73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我们可以用长、宽、高 等数值来描述它的大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又称物体的体积。 52
74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称为物体的质量。 52
75 天平是常见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克、千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常用单位。 52
76 天平的使用说明:(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中间,这时横梁平衡;(3) 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 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到指针恢复平衡。(左物右码)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 + 游码所在刻度数值;(4)使用时要注意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 53
77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我们能测量到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53
78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机械台秤、皮尺、米尺、卷尺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大小。 53
3 液体 79 量筒和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专用工具。使用量筒或量杯时,要将其放置平稳,视线要与杯内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读数。 54
80 液体会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它具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所以我们能够测量出它的确定数据。 55
4 气体 81 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但空气有质量。 57
5 混合的物体 82 一些分离物体的方法:用吹风机吹走绿豆中的糠(运用了糠比绿豆轻)用磁铁吸走木屑中的曲别针(运用了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的特性)用筛子筛面粉和绿豆(运用了面粉粉末比绿豆的体积小的特性)用水溶解沙子里的盐(运用了盐可以溶解于水中的特性)。 58
6 变化的物体 83 做一份水果沙拉拼盘的步骤: 各种水果→清洗→苹果削皮→切块→添加沙拉酱。在制作过程中水果中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60
反思单元 显微镜下的证据 反思单元 显微镜下的证据 84 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62
85 工具的改进扩大了人类的观察范围。 62
86 新证据的发现引发了新的假设。 62
87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否定了生物的“自然发生学说”。 63
88 使用合适的仪器获得的证据更有说服力。 63
89 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比较小的物体。 63
90 科学观点的提出和反驳都需要证据。选择恰当的工具或仪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观察,从而获得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63